您所在的位置:
 首页 > 出行导游频道 > 人文历史 > 书中世态长 看《红楼梦》里的关外物产

书中世态长 看《红楼梦》里的关外物产

2010-9-15 2:00:00   网友评论来源:吉林日报   作者:静轩
   复制链接 |   

  任何作家的创作都离不开社会生活所提供的信息和资料。曹雪芹和高鹗在创作、续作《红楼梦》时,对宁府贡品的来源、用途以及社会所需求的状况,必然要有所了解,然后在作品中作出必要的反映。以乌进孝车队的行程时间来看,他们走的驿路应该是吉林至盛京的御路,沿着当年康熙帝东巡的线路,由吉林尼什哈上路,出伊通门,越柳条边,走13站到盛京后,向西南继续行驶,过大凌河至山海关进入京师皇华驿,共经过34个驿站,行程2245里,到达京师之宁府。除在路上道路一暖一化的耽搁些日,按照这个模拟的行程,乌进孝车队每天平均要走80里路的行程。按吉林到北京行程时间,与当年康熙帝东巡的时间大体相当。据《吉林通志》载:“乾隆三十三年议准:办案复议。吉林至京城二千八百八十二里,限二十九日”。又康熙二十一年(1682)东巡数万人马往返走了三个月,除去路上休息活动外,往返大致用了64天,那么单程也就是32天左右。这个数字与乌进孝车队走的“一个月零两天”大体相同。可见,曹雪芹在描写贾府与关外官庄方面,参阅了东北官庄及一些历史素材,形成了小说在描叙时序上的准确性和情节的真实性。

  自然,《红楼梦》是一部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虚拟小说,它不是历史,也不是对号入座的纪实文学。我们仅从小说在典型环境的描写上,向我们披露出《红楼梦》与吉林关系的蛛丝马迹,它和吉林的关系符合小说现实主义创作原则,为我们解读《红楼梦》、解读清代吉林历史生活,提供了一个典型的素材。

【分页导航】
   [编辑:逯博]
查看更多评论>>我来说两句(已有0条评论)
暂无评论
发表评论(欢迎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)
忘记密码? 注册 用户名:  密码:    匿名评论
本文欢迎转载,转载请注明:转载自风景网 [ http://www.fengjing.com ]
本文链接:
本文关键字红楼梦